东台可能成为下一个地级市吗以及东台市实验小学

2023-12-28 17:03:13
必去旅游景点推荐 > 旅游景点攻略 > 东台可能成为下一个地级市吗以及东台市实验小学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东台可能成为下一个地级市吗,以及东台市实验小学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文章详情介绍:

盐城散装之谜:东台是苏中还是苏北?

盐城散装之谜:东台是苏中还是苏北?

盐城是江苏省的一个地级市,位于苏北地区。

然而,近年来,有一个问题一直让人感到困惑:东台到底是属于苏中还是苏北呢?

在地图上,我们可以发现许多地方都叫做“苏中xx”,而东台也不例外。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深入探究盐城散装之谜。

一、地理位置

东台距离长江只有四十公里,比兴化还要靠南。

如果以县级划分,东台算是苏中没问题。

不过以地级市为单位的话,东台还是和盐城一样被归为苏北地区。

二、经济水平

东台的经济水平和苏中县市差不多,比北边的县要好不少。

虽然沭阳的经济总量更高一些,但考虑到人均,东台综合还是更胜一筹。

三、地名

东台自认是苏中的,这在地图上也可以得到印证,许多地方都叫做“苏中xx”。

然而,东台在盐城属于苏北地区,号称“苏北第一县”,这显然与东台称自己为苏中不符。

四、历史文化

东台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是中国八大陶都之一,也是中国最早的民营经济之乡。

这些历史文化背景让东台更像苏中地区。

从上述几个角度来看,东台似乎既可以被归为苏中,也可以被归为苏北。

这个问题困扰了许多人,也引起了广泛的讨论。

一些人认为,地理位置、经济水平、历史文化等因素都应该被纳入考虑,不能仅仅依靠区划来划分地域。

不过,事实上,这种散装现象并不只存在于盐城,其他地区也有类似的情况。

这也反映出地域文化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虽然网友们对这个问题的讨论纷纷扬扬,但到底应该如何划分,似乎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答案。

盐城东台:探寻更均衡更优质的教育

“小康路上,一个也不能少。”近年来,江苏盐城东台市着力办好群众家门口的每一所学校,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从基本均衡走向优质均衡,写好小康路上“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之笔。

标准引领,学校办学更具保障

今年秋学期,市实验小学启平分校一年级新生家长欣喜地发现,原本逼仄的校园变得敞亮了。这得益于投资6000万元的学校改扩建工程投入使用,新增用地面积5723.77平方米,新建了一幢综合楼和附属设施。“学校教学用房、学生活动空间不足的矛盾解决了,办学条件显著改善,学生再也不用错时做课间操了。”该校副校长雷富平介绍。

在实现基本均衡之后,东台按下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快进键。“十三五”期间,该市同步实施学校标准化建设和基础设施提升行动计划,先后投入11.2亿元,新建和改扩建中小学校26所,创成全省“基础教育装备示范县(市、区)”。今年秋学期,全市首次在一年级和七年级全部消除了大班额。“教育现代化建设监测得分连续4年居盐城第一,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率达到98%,我们正在全力创建全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市)’。”市人民政府督导室主任朱峰介绍。

城乡联动,优质资源更趋均衡

夏小波是东台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的副教导主任,去年学校将地处城乡接合部的范公学校纳入集团化管理,他每周利用两天时间,到范公学校给六年级的学生上课,指导教师集体备课,参与学科质量分析。“现在我们有6人参与范公学校管理和教学,虽然比以前忙碌,但学生的变化很明显,家长也欢迎,还有两名老师在市里的优质课竞赛中获奖。”

2017年,东台在全市初中和小学各组建了7个教育联盟。如今,联盟内师资交流逐步形成常态。唐洋镇中学地理老师缺乏了,新街镇中学傅庆梅就去支教;唐洋镇中学拥有江苏省英语课程基地,就定期向联盟开放公开教学。“教师在联盟内流动,主要依据交流校之间的师资状况,教育局只需要报备一下,学校的办学自主权扩大了。”三仓镇中学校长刘卫东介绍说。

从2019年初城区学校率先推出的周末线上辅导服务,到“有机嫁接”省名师空中课堂的本地空中学堂,再到今年疫情期间全面推进的线上教学,东台着力以教育信息化扩大优质资源覆盖面。“学校全买单,学生零负担,而且老师授课内容合理,我们也不用把孩子送到培训机构了。”梁垛镇小学家长王婷说。

特色办学,个性发展更加灵动

走进位于黄海之滨的第二实验小学,一群黄海之滨的农村娃正在足球场上挥汗训练。去年,他们一举获得了盐城市“市长杯”足球赛冠军,又在今年的江苏省“省长杯”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中获得第三名的好成绩。谈到孩子们的成长,市第二实验小学校长王志耘如数家珍,“学校与安贝斯足球俱乐部合作培养足球苗子,发展势头良好。学校以足球特色课程为牵引,每个学生都能参加一个校级社团,促进了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仅是素质教育的战略主题,也是全面小康的应有之义。东台市从2016年开始实施学校内涵建设项目化工程,着力引导“一校一品”的特色发展。市“小红花”艺术团的孩子们登上了央视舞台,经典诵读、少儿书法在全市各校得到普及,“全国少儿二胡之乡”不断有新人新作涌现。

兜底服务,教育惠民更有温度

从2016年起,东台市健全完善了教育扶贫“精准资助”政策体系,实现了对各个教育阶段的建档立卡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全覆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通过奖、助、免、贷的形式确保了不失学,学生精准资助管理连续4年被省教育厅和财政厅考核为绩效优秀。

“特殊儿童需要更多的关爱,市特教学校和相关学校建立残疾儿童‘一人一案’制度,每学年开展送教上门2500多节次,让残疾儿童少年共享一片蓝天。”市特教学校校长杨斌说。今年,东台在14所学校各新建一个融合教育资源中心,实现了所有镇区全覆盖,为残疾学生随班就读提供了有力支撑。

2019年,东台市实施四项教育惠民工程:义务教育课后服务惠及4.5万名中小学生,服务内容呈现课程化、菜单化特色;中小学生在校集中就餐满足需求,“阳光食堂”建设试点经验在全省交流;中小学教室新装空调4000多台;学校体育设施对外开放,给市民健身带来了极大方便。

“目前,我们正在推进实施中小学课桌椅换新、教室照明增亮、中小学厕所革命、学生饮用水及洗浴设施改造等新四项教育惠民工程,目的就是要让教育惠民更有温度和质感。”市教育局局长王劲松说。

《中国教育报》2020年11月17日第6版

作者:通讯员 徐振海

今日,她回家乡开讲!

故乡的河流

是丰润文人笔端的生命之源

6月3日上午

中宣部文化名家及四个一批人才、

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

江苏作协副主席

鲁敏老师回到家乡东台

《西溪讲堂》第六讲

就此拉开帷幕

中国当代著名作家、江苏省作家协会副主席,鲁迅文学奖、庄重文文学奖等奖项获得者、东台人鲁敏,带着新书《金色河流》来到古镇西溪,带领大家揭开文学写作奥秘。晏溪书院,宾朋满座,众多文学爱好者欢聚一堂,讲堂活动全程直播,线上、线下近二十万人,在古镇西溪共赴书香之约。

盐城市作协主席张曙光,盐城市作协名誉主席张晓惠,知名作家、《湖海》文学执行主编管国颂,东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党组书记周爱东,东台市作协主席王劲松,共同见证讲堂开播。

夏日西溪,充满生机。海春塔苑诗词雅集,晏溪书院琴筝和鸣,洗耳清心,伴随着悠扬的琴声,《西溪讲堂》第六讲正式开讲,东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党组书记周爱东为活动致辞,盐城市作家协会主席张曙光发表讲话。

西溪讲堂,精彩盛放。鲁敏从她的小说谈起,回顾了她二十几年写作生涯中,故乡东台的生活、经历以及离开家乡东台后的外部世界,如何成为她的写作灵感与素材起源,并着重分享她的最新长篇小说《金色河流》的写作心得。

《金色河流》是鲁敏的第九部长篇小说,也是她认为自己“迄今最好的长篇”。小说聚焦改革开放洪流中的创业者、民营企业家穆有衡生命的最后时光,以家族叙事牵出社会巨变,铺展了一代人的奋斗史与心灵嬗变史。作品在《收获》长篇小说2021秋卷首发后,2022年由译林出版社推出单行本,入选了中国小说学会年度长篇榜、2022中国文学好书榜、曹雪芹华语文学大奖、江苏省“五个一工程”奖、江苏省重点出版物等数十个奖项和榜单。2023年3月25日,获选为首届花城文学榜“十大文学好书”之一。









“在您的作品中,有被称为‘东坝系列’的,写出对故乡的眷恋。请问一个好的作家如何表达出她心底的‘明亮与宽容’?并塑造出一个‘日月有情,人情敦厚之所?’”“想请教一下您是如何选择创作的题材的?在决定写某部作品后,是如何在情节推进中出现了困难时,坚持继续创作并完成作品的?”在互动环节,许多文学爱好者显然有备而来,争相提问,鲁敏以自己的创作经历一一耐心解答,场面温馨热烈。

在她的创作中,不管地理、物理、时间和空间如何演变,故乡东台如一条源源不断的溪流,流淌在她的笔下,有时化为真切的字句乃至成为小说的主角,有时只是拖曳的影子或隐约的气息,也有时是慰藉般陪伴般的心境......鲁敏用她的写作经历,分享着她在文字跋涉中的经验与技巧。

“满满的干货,对我写作太有帮助了。”活动现场,来自东台实验小学六年级的陈同学开心地表示。“接地气,善于挖掘乡愁中闪光点。”张建忠是盐城市网络作家协会射阳分会主席,此次慕名从射阳赶来,听了鲁敏老师的讲座感慨颇深。他说,文章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这一点在鲁敏《离歌》一文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张建忠还希望年轻的文学爱好者多读书、多积累,在不断学习生活中全方位厚植自己的文学底蕴。

观众们在“金色河流”中行走,在琮琮琴声中体味。互动环节,鲁敏一一解答读者的提问,不断与大家互动交流,讲述自己如何制订创作计划,如何选择创作的题材,畅谈我国当今社会的文学创作的蓬勃现状,西溪讲堂里提问声、掌声、欢笑声不断传来。

古镇西溪,东台之根,这里是宋代三位盐官吕夷简、晏殊、范仲淹通向宰相之路的摇篮地,也是海盐文化、非遗文化、爱情文化、三相文化等多种文化的聚集地。每一期的《西溪讲堂》,都凝聚着不同的文化与思想,在古镇西溪汇成了一条“金色河流”,不断流淌,浸润着每一个游客的心。

监制丨小东 编审丨小鹿

主编丨小飞 编辑丨小猪

作者:piikee | 分类:旅游景点攻略 | 浏览:37 |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