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椒江嘟嘟梦想城,以及枣阳市中润梦想城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这是道台里第631篇文章】
01一位“东山人”记忆中的“洪家”
▲50-60年代洪家街全貌手绘地图
(来源:洪家街道后街村文化礼堂)
写在本文前面的几句话:
一、“洪家”这两个字,对笔者来说是一个极为熟悉的字眼,为何?因为从上学启蒙开始,反复填写家庭地址:洪家区东山乡(镇)X村X队。
二、“洪家”,笔者童年最早的记忆,大致推到1985-1986年光景,自家的长辈在洪家畜牧场(据友人指证:应是如今洪家街道办事处大楼的后面附近)工作,从马庄过去,再经过河畔的小路,最终来到洪家的老车站处,那近三十几年的回忆,只能用“幽幽”两字了。
三、小学到初中去洪家,都是大人带着,乘坐“三卡”或“意大利”(学名:韦士伯),“一路风光一路情,一路到站吐不停”——颠簸的路、摇曳的车、翻滚的胃......
四、自己独自骑车去“洪家”的时间,却是1990初中之后。振兴街的照相馆,因为要拍初中毕业照送同学;还有全部的洪家时光就停留在洪家中心校南大门的“电子游戏厅”了。
五、时光再转到2017年,戴鉴利老师的大作记述了钗洋万春亭、后洋王戏台、王维庙、王从鼎跃龙牌坊、灵香店鲍浦庙、陶家洋灵康庙、祝昌毓龙宫古涵洞等古迹,一刹间让笔者悟到——“洪家历史不简单”!
五、后来随着“百场和合文化进农村文化礼堂“这个活动,笔者得以收集到许多有关洪家历史文化的资料,才有此文初稿。
02《椒江建设志》内记载的“洪家”▲50-60年代洪家街(局部)手绘地图
(来源:洪家街道后街村文化礼堂)
【以下内容来源于1995年《椒江建设志》】
洪家镇位于椒江市区南大门七公里路椒公路与洪三公路、洪西公路、洪兆公路中心。
原行政区域11.31平方公里,辖16个行政村,二个居民委员会,5627户,18633人。
一九九二年扩镇并乡后,并入兆桥,灵济两乡,行政区域面积扩大为28.87平方公里,辖37个行政村,二个居委会,总人口12087户,40654人,建成区面积1.3平方公里,城镇人口1397人。
▲嗣贤书院惜字碑(今位于洪家后街村泗洲堂)
洪家早期是浅海滩凃淤积成一片平原,常有鸿鸟聚栖,称之为“鸿家”。
清康熙年间,居民以洪姓居多,改称洪家,又是农村集市贸易中心地,俗称洪家场。
民国时为黄岩县双洪区政府驻地,1951年与三甲区划开改为洪家区政府驻地称洪家乡。
▲原洪家区公所,今鸿州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摄影:里长】
1958年公社化时,洪家区并入海门人民公社,洪家乡改为海门人民公社洪家管理区,1961年人民公社体制分小,改为洪家人民公社。
▲洪家中学大门老照片【来源《洪中流金岁月六十年》】
1983年复称洪家乡,1984年从黄岩县划归椒江市,1985年6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改为椒江市洪家镇。
【补充资料:1992年5月撤扩并后洪家区撤销,东山乡、西山乡划出,由洪家镇、灵济乡、兆桥乡合并,称洪家镇。2001年11月改为椒江区洪家街道办事处。】
▲洪家老街一景【摄影:里长】
洪家镇历史上是黄(岩)、太(平)平原的产粮区,水网密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是有名的鱼米之乡,盛产水稻粮食,畜牧生猪。
1985年年产粮食23525吨,生猪19097头,交售商品粮4430吨,油菜籽396吨。
自改革开放以来,镇办企业、股份制企业、私营企业迅速发展,1992年已达800多家,年工业产值2.8亿元成为椒江市的明星镇。
▲星星标志(来源:星星集团官网截图)
有家用电器、绣衣服装、塑料化工、五金机械、建筑材料、电动工具、皮革制品、工艺礼品、汽车配件等十大行业。
其中年工业产值百万元以上的龙头企业34家,浙江星星电器工业公司生产冰箱冰柜,畅销广东、海南、湖南、湖北等20个省市,年产值超亿元,评为台州市的明星企业。
浙江省人民政府已批准洪家镇为椒江市的工业卫星镇和浙江省对台贸易区,1992年出口额达2168万元。
▲洪家老街一景【摄影:里长】
洪家镇水陆空交通便利,椒路公路穿境而过,至海门港区仅七公里,向东有洪(家)三(甲)公路,向西有洪(家)西(山)公路和洪(家)兆(桥)公路,至路桥机场仅七公里,可乘航空班机至杭州、上海、北京等地。
公路有洪家汽车站和江南汽车运输公司班车直达宁波、上海、南京、石家庄和温州,广州及金华等地。
▲洪家老街一景【摄影:里长】
市内有椒、路、黄环城对开的公共汽车停靠洪家站。
内河航运有洪家场浦横贯东西和葭沚浦泾纵流南北。北通海门港,南通路桥、温岭,西通黄岩,东通三甲、金清。
镇内建有客运和货运码头,年吞吐量达5万吨。
▲洪家菜市场【摄影:里长】
洪家场集市贸易历来十分繁荣,畜牧业市场历来远近闻名,粮食、木材、废钢材等有专业市场,每逢二、七日集市上市人数达五万多人。
▲洪家老街一景【摄影:里长】
洪家镇各村家庭手工业相当发达。
有横机专业村,电脑绣花街,塑料专业市场,其中针织专业户有4000多户,上洋桥的化工塑料专业村已发展成为椒江市最大的塑料市场。
▲洪家老街一景【摄影:里长】
由于乡镇工业和家庭手工业发展兴旺,需雇用大量的外来劳动力,在镇汽车站旁逐步形成劳务市场。
劳务市场建有各专业劳务治谈厅和饮食、住宿服务楼,以及劳力介绍,签订合同,办理公证,是椒江市一处最大的劳务市场。
▲洪家老街一景【摄影:里长】
洪家镇原只有一条小街,纵跨洪家场浦、分为南街、中街和后街,总称洪家街。
▲洪家老街一景【摄影:里长】
1985年乡改镇后,执行市人民政府批准的洪家镇建设总体规划,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征地、统一安排、统一实施,坚持基础设施先行。
▲振兴北路【摄影:里长】
先后新建了:
振兴路:南起洪三公路,北至洪西公路,宽16米,长1000米,是洪家镇的一条新建的主街商业街。
▲洪家街道中心小校-操场【摄影:里长】
文化路:位于镇东,原有田间坎路,因兴建中,小学校、医院、电影院于镇东片,故新建成文化路,南起洪三公路,北至洪家场浦,宽16米,长300米,碎石路面。
▲原洪家电影院【摄影:里长】
车站街:原是从汽车站进街的一条小弄堂,后拓宽建街,东起洪家老街,西到汽车站,宽14米,长600米。
▲文昌路桥头【摄影:里长】
后新路:原是田间便道,后建新路,东起振兴路,西至高桥村,宽12米,长400米。
▲文昌路【摄影:里长】
文昌路:原是田间坎道,扩建成新路,东起文昌阁,西至路椒公路,宽4-5米,长600米。
▲前潘街【摄影:里长】
前泮(潘)街:原是村间小道,扩建新街,东起文化路,经前泮(潘)村西至振兴路,长400米。
▲洪家河道一景【摄影:里长】
后泮(潘)街:新建街,东起文化路,经后泮(潘)村,西至振兴路长400米。
▲洪家河道一景【摄影:里长】
街洪街:原小道扩建而成,东起文化路经街洪村,西至振兴路长400米。
后洪路:原小道扩建而成,南起洪三公路,经后洪村,北至洪家场浦长300米。
▲洪家老街一景【摄影:里长】
▲洪家老街猢狲桥【摄影:里长】
▲洪家老街一景【摄影:里长】
▲洪家老街一景【摄影:里长】
▲洪家老街做桶店一景【摄影:里长】
洪家街:是镇内一条老商业街,南北走向,纵贯镇区,分南街、中街、后街,总称洪家街,宽4-5米,长650米,原为石板路面,现部分改为水泥路面。
▲台州气象站【摄影:里长】
新建自来水厂一座,日供水1000吨,居民用自来水率56%。
建镇后,新建供销社营业楼,邮电楼、银行、信用社新楼等一批公共建筑和住宅17.68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积已达10平方米。
▲洪家街道中心小校-祀贤书院(黄元及 题)【摄影:里长】
全镇有中学三所,小学28所,幼儿园2所,儿童入学率为98%,有医院1所,卫生院3所,影剧院一座1200个座位,文化中心一座,老年乐园一个。
▲祝昌村毓龙宫古涵洞
境内西南有祝昌村的龙潭岙风景区,内有古涵洞、“浣石奇踪”石碑和“龙泓濯秀”摩岩石刻等古迹。
▲王维纪念馆
境内南有挡港村老年公园,内有唐王维庙和其学生婺源令陈英夫墓,建有曲桥,水上凉亭,是椒江市的风景点之一。
▲洪家养老院内-屏风【摄影:里长】
镇南2.5公里,原灵济乡驻地有灵香店街,呈南北走向,老街宽4米,长100多米,现已改建新街,宽10多米,水泥路面两旁均为新建楼房、店面。
▲洪家养老院内-沈亭【摄影:里长】
鲍浦河穿过街南,水陆交通方便,每逢农历四、九集市。
有一条2.5公里的沥青公路通洪家镇,有客运面包车和三轮人力车,交通甚为方便。
▲洪家养老院【摄影:里长】
镇西南5公里原兆桥乡驻地有朱家店街,永宁河穿街而过,分南岸、北岸街,是水陆交通要道,有洪兆公路与镇相连,每逢农历五、十日集市,主要有稻谷交易,又称谷市。
03洪家老照片拾遗▲
形意拳往事<一>(1929年)
(来源:洪家街道后街村文化礼堂)
▲
形意拳往事<二>
(来源:洪家街道后街村文化礼堂)
▲
三七、四七部队军士教导队在六期荣获三次射击优胜七班全体合影
(1956年1月12日于大陈)
(来源:洪家街道坦邱村文化礼堂)
▲
长浦管理区1957年夏收现场会
(前进村高级社1957年7月)
(来源:洪家街道坦邱村文化礼堂)
▲
春节合影(1959年)
(来源:洪家街道后街村文化礼堂)
▲
洪家护粮小组欢送声杏、学玉、昌文、三老、美儿五位同志入伍留念
(1966年2月8日)
(来源:洪家街道后街村文化礼堂)
▲
分别合影存友谊
(1977年7月9日)
(照片来源:王正友)
▲
黄岩县汇丰小学(今大路王)第二届毕业生合影
(1978年7月)
(照片来源:王正友)
【此张照片非常难得,欢迎读者在后台留言,笔者需要上面人物的名字信息,感谢!】
▲
我们欢迎在一起
(1981年9月于灵济街)
(照片来源:王正友)
▲
黄岩县勤丰小学(即如今仓前王村)王卫健毕业证书
(1982年6月28日)
(照片来源:“服务员”先生)
▲
黄岩县七次团代会洪家区代表合影
(1982年12月)
(照片来源:王正友)
▲
油菜花地留影/灵济照相馆
(1983年)
(照片来源:王正友)
▲
灵济公社其于民兵第二周期参训人员留影
(1983年3月25日)
(来源:洪家街道坦邱村文化礼堂)
▲
坦邱民兵连八三年度武装集训合影
(1983年3月25日)
(来源:洪家街道坦邱村文化礼堂)
▲
出席县八三季度计划生育生进代表会议洪家代表留影
(1984年2月)
(照片来源:王正友)
【洪家知青留影篇】
▲
海门镇首批下乡知识青年合影
(1964年8月26日)
(照片来源:《峥嵘岁月-海门知青回忆录》)
▲
海门镇首批下乡知青到达洪家区受到当地群众的热烈欢迎
(1964年8月27日)
(照片来源:《峥嵘岁月-海门知青回忆录》)
▲
洪家兆桥公社祝昌大队迎接16名知青下乡地
(1964年8月27日)
(照片来源:《峥嵘岁月-海门知青回忆录》)
▲
洪家兆桥公社建设大队迎接20名知青下乡地
(1964年8月27日)
(照片来源:《峥嵘岁月-海门知青回忆录》)
▲
洪家公社东方大队迎接10名知青下乡
(1964年8月27日)
(照片来源:《峥嵘岁月-海门知青回忆录》)
▲
洪家公社祝昌大队知青和干部欢送知青刘玉勤参军在知青宿舍前合影
(1964年)
(照片来源:《峥嵘岁月-海门知青回忆录》)
▲
洪家兆桥公社祝昌大队知青张云明、刘玉勤耘在耕田除草
(照片来源:《峥嵘岁月-海门知青回忆录》)
▲
洪家兆桥公社祝昌大队知青阮彩玉在割田路草
(照片来源:《峥嵘岁月-海门知青回忆录》)
▲
洪家兆桥公社祝昌大队知青王正生、应清祥、张玉华在车水
(照片来源:《峥嵘岁月-海门知青回忆录》)
▲
洪家兆桥公社祝昌大队知青跟老农学习化草泥灰农活
(照片来源:《峥嵘岁月-海门知青回忆录》)
▲
洪家公社东方大队知青周一平、王钦法、高诚法在拔络蔴
(照片来源:《峥嵘岁月-海门知青回忆录》)
▲
洪家区文艺宣传队部分知青乐部合影
左起:王高、王祖贤、于小毛、尹学兴、蒋方志、陈志青、蒋新方
(1967年)
(照片来源:《峥嵘岁月-海门知青回忆录》)
▲
洪家界牌公社春节联欢晚会上,当地知青表演“女民兵”剧照
左起:李丽华、杜丽萍、朱幼芳、张正梅、王秀琴
(1965年2月)
(照片来源:《峥嵘岁月-海门知青回忆录》)
▲
洪家知青参加黄岩县文艺会演及全体代表合影
(1967年)
(照片来源:《峥嵘岁月-海门知青回忆录》)
▲
原洪家五七明胶厂部分职工(知青)合影
前排左起:赵国良、徐国春;
第二排左起:娄少雄、方登、蒋素珍、胡灵芝;
第三排左起:赵维平、周日德、呈华、许武昌、陈锦文、曹其康、苏小方;
最后排左起:陶宝友、丁定训、何仙友
(1968年)
(照片来源:《峥嵘岁月-海门知青回忆录》)
▲
原洪家五七明胶厂部分职工(知青)在轧丸车间劳动
前排左起:陶夏青、胡灵芝、顾仙春、周丽华
(1969年7月)
(照片来源:《峥嵘岁月-海门知青回忆录》)
▲
原洪家五七明胶厂分厂洪家日用化工厂职工(知青)张菊芳在制作纸扇
(1975年)
(照片来源:《峥嵘岁月-海门知青回忆录》)
▲
洪家西山公社潘九山(前排左3)、阮来寿(后排左2)、潘以劼(后排左4)等
海门知青荣获洪家区篮球联赛冠军后合影于洪家中学操场
前排左起:陶夏青、胡灵芝、顾仙春、周丽华
(1965年春节)
(照片来源:《峥嵘岁月-海门知青回忆录》)
▲
洪家区灵济公社先锋大队知青合影
(1965年8月)
(照片来源:《峥嵘岁月-海门知青回忆录》)
▲
本文引用了部门“知青”照片,
更多有关“知青”的资料,
请参阅《峥嵘岁月-海门知己回忆录》
04再向“洪家父老乡亲”请教三个问题一、“黄福泰”当铺,当铺主人:黄楚卿家族。
二、“林友康”酱坊,坊主姓名:林友益。
三、“同益泰”酱坊,坊主姓名:王三友。
如果知情人、高手专家,请直接在“道台里”公众号后台留言或直接拨打笔者手机号码,在此不胜感激!
05致谢最后要感谢以下单位和师友(排名不分前后):
椒江区委宣传部
椒江区洪家街道党工委、办事处
洪家街道后街村文化礼堂
洪家街道坦邱村文化礼堂
《峥嵘岁月-海门知青回忆录》、《椒江市建设志》、《椒江地名志》、《海门工商志》、《黄岩场》
王正友、管道林、嘟嘟爸、服务员等师友!
莫道本土无文化,用心发掘鸣天下!
【“椒江文艺志愿者协会”招会员】
-END-
【文字:里长、《椒江建设志》等】
【图片:里长、王正友、服务员、洪家后街村文化礼堂、坦邱村文化礼堂、《海门知青回忆录》等】
【整理:里长】
【里长整理 若要转载请找“里长”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