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大峧山岛游记,以及大嵛山岛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作者:原配花花 (舟山)
舟山 市,1390个岛礁构成千岛风光。 岱山 县,404个岛屿散布 东海 ,成为 舟山 千岛之中最大的离岛群。大峧山,属 岱山 县域,原本因人员不断迁出而近乎不为人所知。近年来,随着休闲渔船在此作业,离岛资源逐渐开发。6月初,一间精品民宿开业,大峧山开启了它全岛旅游的新篇章。
蓬瀛居海,是“老爹”——武军在大峧山经营的民宿的名字。
在此之前,他已经先后设计、运营了 朱家尖 的“泥 巴青 年旅社”, 岱山 的“小岙民宿”“东沙国际青年旅社”“ 东海 一隅”“洪宅”等等。
习惯被人叫做“老爹”,是这位民宿主人的温情所在。这次,武军没有参与民宿的设计,入驻后,他和他的团队着手布置各色软装,并把场所精神灌注到民宿里头。
一方院子,养一只狗,泡一壶茶,发一下午呆……这是这里的休闲时光。院里的池塘,或供客人垂钓,但院外的码头,放上几只蟹笼,便可等待时间和大海给予的馈赠。傍晚,鸟儿飞得很低,叽叽喳喳。骑着电瓶车的当地人,在民宿门前停留,聊聊今日收成。住在半山腰上的老人,抹干净一天的汗水,开始准备晚餐。而海风在此停留一会,又转向别处。
傍晚,夕阳已经渐渐落下,在海上的山影间驻足。岛上的居民早早吃罢了晚饭,骑车、遛弯,到海边坐坐。
闲来种些瓜果蔬菜,也在近海捞些渔货:青蟹,望潮、竹节虾、南美虾、蛏子、花蛤、花馋……说着说着已让人馋涎不止。生在海岛,靠海吃海,这大海馈赠的鲜美盛宴,是享受城市便利的人羡慕不已的。
码头和船,是岛与岛的缱绻。
岛上进出的客船,一天只有一班。当然,如若有需求,可联系船老大开加班船。
邵老大的船另有三个伙计,每天6点从大峧山的码头出发至 岱山 的高亭港,到上午十点多从高亭港回来。每天来来往往的人不算多,有时候接到电话加班接个客人,他也乐得自在,明年,通往 三江 码头( 舟山 本岛)的船班要开通;而今年,船可直接通往 秀山 岛。大峧山岛上这一个200吨级的码头即将改建成500吨级的。
望山见水有乡愁。在岱山,眼前就有诗和远方。
从小巧精致的上船跳,到处处有花香的秀山岛;从一枝红杏出墙来的美丽庭院,到连点成线特色鲜明的美丽示范带。
上述种种,正是岱山美丽乡村2.0版本建设结出的硕果。
山更青水更绿。岱山先后获得了省乡村振兴考核优秀、省生态文明示范县、两美浙江特色体验地等荣誉。
全域美丽激活乡村发展内生动力。景观农业、休闲观光农业、休闲渔业……在农旅结合的道路上,岱山先后启动了秀山乡双凤田园画板、高亭镇大峧山百里花海等示范工程,带动游客激增,推动产业升级。
蓬莱仙岛,海上花园。从山水美到村居美,从环境美到生活美,一幅集绿水青山生态美、乡愁记忆人文美、乡风文明和谐美、产业兴旺经济美的美丽乡村新画卷,正在为“诗画浙江”添上岱山注脚。
规划引领
美丽乡村日有风景、夜有风情
一个新村口,给岱东镇龙头社区带来了全新的变化:田间地头的露天粪缸不见了,几根废弃电线杆集体“搬”了家,路面硬化后多了一个小广场,大伙傍晚又多了一个乘凉的好去处。
沙洋的风筝墙绘、徐福文化村的篆书村名、江窑湖的白墙黑瓦……沿着岱山东北部美丽乡村示范线,一个个别具匠心又各具特色的村口,正是岱山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一个缩影。
“把规划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龙头。”岱山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自美丽乡村建设启动以来,《岱山县乡村振兴规划(2018-2022)》《岱山县美丽乡村建设五年规划(2017-2021)》《岱山县滨海风情示范线建设规划》等多项规划先后完成,确保了乡村振兴建有方向、评有标准、管有办法。
这个方向,集中体现在“三充分三不”,即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充分体现文化传承、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不搞千篇一律、不搞不顾条件的大拆大建、不破坏自然生态,避免“千村一面”、实现“各现其美”。
“农村绝不能成为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岱山对这句话的诠释就是,美丽乡村日有风景、夜有风情。
上船跳坐落在县城通往“鹿栏晴沙”景区的路边,随着村边的盐田废转和村民搬入城区,村子一度空心化。 2012年开始,借美丽乡村建设东风,上船跳的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昔日杂草丛生的村庄渐渐蜕变成了美丽村庄,窑洞酒吧、不老泉、方言墙、红藻湿地园、百亩花海等一批网红打卡地应运而生,繁花里生态农业观光餐厅、胡同里民宿、“海上花开”民宿等一批产业项目相继入驻,涂口村的集体经济收入随之大幅增长。
依托渔农村生态和自然资源,岱山选择了文化涂口、石壁双合、古镇东沙、渔村龙头、风情秀东等12个村,突出绿化彩化、干净整洁、立面改造、品质塑造等亮点,并将其打造成特色鲜明的美丽海岛精品村。
入夜,东沙古渔镇,流水席依次排开,千人宴开始了。渔市拍卖、渔民比武、非遗展演……自2017年开始,千人宴已经实现了旅游旺季的常态化开设,以每月1至2次的频率推出特色店铺常态化展示、双休日非遗定时展演、璀璨夜东沙等亮点活动,打造了既能吸引人又能留住人的海岛特色风情小镇。
“目前全县共创建省美丽乡村示范乡镇3个,创建省美丽乡村特色精品村10个。以洁美环境为基础,美丽田园为点缀,精致乡村为节点,绿化廊道为珠链的示范线打造,由点及面,串珠成链,变盆景为风景。”据岱山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岱山相继打造了“滨海渔家风情带”“环北田园风光带”“兰秀文化风景带”等3条市级精品示范线,合计投入各级资金约8900万元。
产业融合
让美丽经济在岛上如花盛开
因一间房,赴一座岛。去年4月,“海上花开”民宿在上船跳开张。过去两年里,岱东民宿每隔一月增加一家,这俨然已成为撬动当地产业振兴的一个支点。
随着美丽乡村建设向纵深推进,美丽经济“海上花开”的景象,在岱山早已不再鲜见。“乡村发展要寻找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就必须始终坚持产业融合的发展之路。”岱山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黄宇平说。
初秋,秀山乡双凤文化礼堂对面,10亩彩色水稻勾勒出小猪佩奇的卡通形象,一旁的试验塘里,美人蕉、燕尾等水生植物随风摇曳。这是秀山田园画板的首个水上花海试验塘。
田园为画板,画出农旅结合新蓝图。该项目以“田园生产”“田园生活”“田园生态”为核心要素,融合地方特有渔农文化、兰秀文化,拟建设一个以创意农业、智慧农业、休闲农业为特色,生产、休闲、景观、科教为一体的农旅融合景区。
秀山乡副乡长余军表示,未来,田园画板将打造一个农业服务中心、一个田园漫游环、一条魅力秀山文化轴和一条滨水休闲游憩轴,组团体现农事体验、农业示范、湿地观赏、森林游憩四大功能。
花果香处,农旅结合味道足。三礁、岙里、双凤……如今的秀山花香四溢,硕果累累。据秀山乡党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起,秀山乡在东部休闲旅游带斥资打造了多个花海项目,不仅催生了一批以“蝶恋花园”为代表的新民宿,老民宿的收入也普遍增长了20%左右。“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不仅推动了网络经济的飞速发展,也为传统农业打通了新道路。高亭镇江南渔嫂协会就瞄准机遇,创立“渔嫂·家”微品牌。
找定位、寻产品……尽管是摸着石头过河,“渔嫂·家”的生意蒸蒸日上。自成立以来,其订单源源不断,产品甚至走出舟山,远销温州、福建等地。
让渔农民在家创业也能致富。岱山结合鱼鲞干货、鲜活梭子蟹、盐渍花生等特色渔农产品,积极引导发展渔农民群众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目前全县已建成157家农村电商服务站点,2个电商服务村。覆盖67个行政村的103家电商网点,已成为渔农民增收的新引擎。
共建共享
生态底色孕育文明新风
昔日环境污染源,今成网红打卡地。这是岱山不断擦亮生态底色的生动写照。
2016年,位于高镇机场社区大峧村的浙江天膳食品有限公司万头猪场被关停。万头猪场靠近公路和居民区,周边近200亩水稻田受其污染而减产。为此该企业承包了周边180亩水稻田做生态消纳,但污染问题并没有得到明显改善,靠近猪场的大峧支河也因猪场废水渗漏而被污染。
“以前南风天,臭味都能熏到家里来。现在没有了臭味,河水也干净了,新种植的花吸引了不少人来踏青,拉高了我们村的颜值,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们村的经济发展。”大峧村居民郑鲁感慨万千。
猪场关停后,猪场周边40亩遭猪粪严重污染的土地被打造成生态林,大峧支河也通过打造“生态绿道”恢复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去年9月底,剩下的100亩土地种上了油菜花、蓝香芥、虞美人等,成了网红花海。
截至目前,岱山累计完成了渔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村82个(包含独立经济合作社的小村),受益农户3.15万户,还关停生猪养殖场54家,处理生猪2.7万头。此外,通过实施“河长制”、定期“回头看”等措施,初步实现河净岸绿,清水迢迢。
美丽建设更需要全民参与。岱山正积极探索渔农村垃圾分类新解法,三色编码、网格督查等一批试点工作进展顺利,在渔农村掀起了绿色生活新风尚。
“阿伯,这个玉米壳要放到绿色桶子里面。”“垃圾桶要派上用场啊,否则要得零分了。”“慢慢来,习惯就好了。”随机挑选几户村民,进门直奔垃圾桶,长涂镇港南村主任徐珍珠不时和主人沟通。
徐珍珠是港南村垃圾分类网格自查队成员。和她一起入户抽查的,还有村民代表、网格长、卫生监督员和党员代表各一人。这支队伍自去年6月起,就不定期开展抽查,且村民代表每期更换,确保全村每户都有人参与。
现场拍照、打分,自查队有一个“成绩单”,分优秀、良好、及格、零分四栏。记者看到,去年有近10户村民吃到了“鸭蛋”,今年以来则都在及格线以上。打分结果一季度一考评,并制作红黑榜上墙,年底还有一次综合考评,考评结果和村里的福利挂钩。目前港南村的生活垃圾分类率已达90%以上。
本版图片由岱山县农业农村局提供